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咖啡店变得随处可见,在步行街,甚至每走几步都可以看见一家咖啡厅。而且同质化严重,千篇一律地向星巴克靠拢。
大部分咖啡厅的出发点都是想让人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慢下来,在熙熙攘攘的街道,人头攒动的车厢,水泄不通的长龙里能够找到一处可以喘息的地方。但这样的地方只能是星巴克式的咖啡厅吗?当然不是。
行业翘楚固然是会被仰望和模仿的,但通往罗马的大路从来就不止一条。当每个人都形成了固化思维,认为咖啡店都是播放着优雅的萨克斯背景音乐,木质的桌椅,暖色调的灯光和陈设,点单处的小黑板上写着咖啡的种类和价格。如果你能率先摆脱这样的固式思维,摆脱固有框架,那么你的咖啡店也就能成为成千上完的咖啡店中的万里挑一。
咖啡店总体还是要向安静闲适的大方向来设计,但即使总体格调相似也可以在小细节上与众不同。
方案一:
装修风格:90年代的暖意。掉漆的门窗,镂空花纹的餐布,复古的灯具,香港的老派杂志,旧照片,夏日夜晚的露天电影,外公最爱的熊猫牌手电筒,一种小时候的感觉,是难得的怀旧和文艺。
背景音乐:
复古慵懒的曲调,能够让人忘记时间,忘记烦恼和疲惫。
方案二:
装修风格:以植物为主题,在繁华的都市开辟出一片净土。和植物相处,了解它们的习性和喜怒哀乐,和植物一起自然生长。与植物长时间的相处,指甲里的泥土越多,活得的快乐也就越多,越接近自然,就越能发现真实的自己。咖啡的醇香和植物的清新混合,也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背景音乐:
舒缓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清新,就像点缀在都市中的绿植。
装修风格:书卷气息。可以采用咖啡店和书店相结合的经营方式。同时一家适宜久坐的咖啡馆,自然少不了拿得出手的细节布置,让消费者时不时在一转身或是抬眼间就能获得一份惊喜。像是一页竹帘、难懂的装饰画、不同造型的花瓶、单株植物等,穿插在店内的角角落落,与调性相符。陈列装置可以选择独立设计师的作品,能够有效避免千篇一律。
背景音乐:
曲调平和舒缓,能够加强店内的惬意的氛围,但又不至存在感太强而分散正在看书的顾客的注意力。
有魅力的咖啡馆通常都会配备一张令人痴迷的歌单,里面的歌曲让顾客只愿待在这么家舒适的小店里品尝咖啡回味生活,不愿离去。希望今天的音乐推荐能给你的咖啡店添上不一样的色彩~